南京盖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盖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搜索 搜索
生物工程_环境工程设计_施工_生物技术研发_技术咨询与服务南京盖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盖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Nanjing Gaiya Biotechnology Co., Ltd

集生物工程、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生物技术研发、技术咨询与服务为一体的研究实施实体企业

生物工程_环境工程设计_施工_生物技术研发_技术咨询与服务南京盖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保护水资源
防治化学性、生物性水体污染

携手共进,共建水体生态系统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岳阳南湖治理案例被四个湖南专题已归档

2024-09-18 10:05:31   459

       

  • 碧水青山映蓝天

        天蓝蓝,云淡淡,水碧碧,山青青。

  中秋漫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岳阳,犹如走进了春天怀抱里的一座宏大的园林。

  岳阳,就是这样一座集山的奇秀、水的灵动、林的幽静于一身的生态宜居城市!

  无疑,她的壮美缘于巴陵儿女对和谐人居梦想的不懈追求;她奇迹般的变化得益于岳阳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多次掷地有声地表示:“要与一切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短期经济发展行为作坚决的决裂!”

  要“环保”,还要“模范”!易炼红意志如铁。

  易炼红的意志,就是550万岳阳人民的意志!

  使命: 志士善使“双刃剑”

  城中有湖,名南湖。唐代大诗人李白陪叔叔游玩此湖时吟诗相颂:“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城中还有山,曰:金鹗山、尚书山、珍珠山。山山岭岭,浓荫蔽日。

  多美!岳阳真乃天赐宝地也。

  但曾几何时,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兴起,工厂、矿山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江河湖汊。昔日“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天然美景已不常见了。

  时代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发展为要,环境优先”成为岳阳人的共识。按照“民本岳阳”的执政与发展理念,岳阳市委、市政府把实现“城乡秀美”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目标,把建设“生态岳阳”作为民本岳阳九项工程的重要内容,旗帜鲜明地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市委书记易炼红多次指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者是统一的,因为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改善人的生活。一定要保护好岳阳的青山绿水,保护好岳阳的湖光山色,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宁愿少一个GDP,也不可多一个COD!”岳阳市市长黄兰香也抱拳相嘱,“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岳阳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首要的就是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政府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所有市民,尤其是企业,要按照低碳生活、少排放、少污染的原则,来共同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

  宏观在胸,微观在握。市委、市政府科学设计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持续推进工作方案,下达了举全市之力把岳阳建成“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健康发展、生态良性循环、资源合理利用、基础设施健全、环境质量良好、城市优美洁净、生活舒适便捷、居民健康长寿”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决战令。

  指令如黄钟大吕,轰然回荡在巴陵大地上。

  守土有责,不辱使命,保护我们赖以生活与发展的美丽家园!岳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作为“一把手”工程组织实施。“依法保护环境,合力推进创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湘岳要求,适时评议市环保工作,将环保纳入法制建设轨道。“为环保鼓与呼,为创模谏与行。”市政协主席白尊贤要求围绕这一工作参政建言,并组织委员专题考察。

  彩旗猎猎,誓言铮铮。一场声势浩大的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宣传活动大幕开启!新闻媒体出动,机关干部出动,企事业单位出动,工青妇出动。在城区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等“五创”志愿者活动全面铺开,千余名志愿者走街串巷,宣传环保,劝导市民纠正不文明行为。环保教育进课堂、入社区,普及率达85%以上。节约一度电、少用一升气、管好自家的排污口,为“低碳”尽一份责任逐步成为市民的潜意识。

  岳阳“创模”工作得到国家环保部和省委、省政府、环保厅的高度重视与强力支持。一时间,从长江之滨到湘江尾闾,从群峰叠翠的幕阜山到一马平川的洞庭湖平原,一场以节能降耗、治污减排为主要内容的“创模”战役,在1.5万平方公里的巴陵大地全面打响,550万巴陵儿女人人都成为保护环境的赤胆斗士!

  整治:壮士会挽“满月弓” 

  由于多种原因,污染严重是岳阳背负多年的沉重话题。对岳阳来说,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乃是改变城市形象的一次质的飞跃,也是对各级领导执政能力的一次检验。岳阳市委、市政府义无反顾,以铁的手段攻坚克难,落实治污减排工作任务,与企业签订责任状,实行领导问责制,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市委副书记盛荣华也明确要求:以节能减排推进新型工业化。

  岳阳是一座以石化、能源为主体的工业城市,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石油,大量的二氧化硫排出对巴陵上空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此,市委、市政府果断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在城区,对所有工业锅窑炉实行清洁能源改造,限期淘汰“每小时最大连续蒸发量4吨(4t/h)以下”的燃煤锅炉,取缔城区工业窑炉,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与管理,推广公交和出租汽车使用天然气,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控制……

  作为岳阳最大的耗煤大户,华能在减排行动中率先作出样板,以最先进的技术减少二氧化硫(SO2)的排放量,其中一期机组脱硫成为全国成功实施脱硫特许经营典范。长炼、巴陵公司等进行了一系列技改措施实施减排。全市203台燃煤锅炉也得到整治和改造。

  现在,“蓝天”这一关键词在岳阳人心中不断热化,“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二氧化硫减排项目53个,净削减二氧化硫4464吨,完成COD(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189个,净削减COD8105吨,比2005年分别削减6.36%和8.31%,两项减排指标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107%、198.13%。

  人给自然优待,自然就会给人回报。我们欣喜地看到,岳阳高天湛蓝,白云飘逸。2010年,岳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9.9%,比上年提高2.4%。现在,市民们遥望夜空,视野里,星星比以前多了,银河比以前更加晶莹剔透,耀人眼目。

  古人云:“得洞庭者得潇湘。”可见洞庭湖在湖南处于何等重要的战略位置。如今,湖南治理水污染的“环保风暴”便是从洞庭湖发轫。在这场风暴中,岳阳自然首当其冲,各县(市)区以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于2007年3月一举关闭了洞庭湖周围的61家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41家停产整顿。市环保局局长李国保称,随着常德、益阳两市关停一批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三市一年减少向洞庭湖排放废水1亿吨、污染物17万吨;岳阳还完成了湘江流域综合整治第一批42个治污项目和16处重点治污实事工程,环洞庭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行动全面启动,166户规模养殖场率先完成整治。

  洞庭湖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治污的成果。环洞庭湖“环保风暴”后,洞庭湖水质有明显改善。2010年,湘江、长江岳阳段、汨罗江和洞庭湖等主要水域水质继续稳步达标,从而颠覆了外界对“八百里洞庭碧波不再”的误解。

  南湖是岳阳市的城中湖。近些年来南湖水质变劣,城中之湖变成了人们的“心中之忧”。岳阳要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南湖水质的改善是一张份量极重的答卷。2009年以来,岳阳竭力推进以南湖等内湖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碧水工程,规划建设了环南湖截污管网,将环南湖55个排污口排放的污水截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环南湖取缔了存栏规模2万头的生猪养殖项目。南湖风景区向湖中投放Rhp多功能水质改良菌剂698.75吨,滤食性鱼种220万公斤,成为国内用生物技术治理开放型大湖泊污染的成功案例。目前,南湖综合整治初见成效,蓝藻暴发得到有效控制,富营养化指数、蓝藻生物量分别下降13.2%和66.4%,整体水质达到IV(4)类。

  2009年6月5日晚,南湖广场霓灯闪烁,歌声飞扬。市环保局在这里举行“爱我岳阳,保护南湖”大型环保晚会,近万名市民在艺术欣赏中受到启迪,大家从心底发出一个声音——南湖,东方的日内瓦!保护南湖刻不容缓!

  城区环境整治是这样,各县(市)区同样如此。各地运用法律武器,依法治理生态环境。“十一五”期间,岳阳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326家,其中关停107家,限期治理67家,处罚191家。正是因为这样坚定的态度、强硬的措施,近3年岳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才能稳居全省前列。

  优化:谋士更上一层楼

  环境保护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宏伟事业。整治,只是手段,基础建设才能标本兼治。岳阳市委、市政府深谋远虑,高标准、大手笔加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市委副书记彭国甫说得好:“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方式转变;抓环保,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李国保表示:“全局上下将一切围绕创模、一切服从创模、一切服务于创模,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和动力,强力推进岳阳环保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该市启动了城区污水净化中心扩容建设工程。全市11个污水处理厂先后建成投运,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6.03%;在全省率先建成污泥处置中心,采用生物堆肥法,实现了市政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城市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形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岳阳市民的“水缸”却在远离城区50余公里、青山环抱的铁山水库。这山中之湖,水面达6.2万亩,库容6.9亿立方米。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岳阳就完成了铁山引水工程,为保护水质,在水库周围新造森林8.17万亩,由此涵养水源达163.4万立方米,真可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泰格林纸集团是消耗森林资源的大户,目前,已逐步走上反哺生态的道路,在大江南北建立工业原料林基地200万亩,这在我国造纸行业屈指可数。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是保护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汨罗市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主旋律,先后有134个项目进入再生资源工业园,从而使汨罗迅速崛起,跨入全省十大经济强县之列。其再生资源工业园被誉为“蓝墨水”上游的不竭“矿山”。

  为防止新的污染企业产生,岳阳各地坚持把环保作为一条底线,实行项目环境准入制,严把“环评、审批、验收”三大关口,无论是巨额投资的招商项目,也无论是多么丰厚的经济回报,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近3年,全市因“环保第一审批权”而否决“两高一资”项目40余个。

  和谐:名士情洒“八百里”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徜徉在巴陵大地,我们欣喜地看到,处处充满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

  山一程,水一程。2002年始,岳阳强力推进退耕还林,重点治理长江、洞庭湖沿岸、汨罗江、新墙河流域和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等交通干道沿线,以及生态脆弱的地区。造林88.3万亩,使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4%。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昨天的红壤丘陵,今天变成了天然氧吧。

  为让市民有更好地休闲场所,岳阳市政府斥巨资先后建起了恢宏大气、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南湖广场、南湖风光带、沿湖风光带、岳阳楼新景区。这些风格各异的亮点既彰显了岳阳丰厚的文化底蕴,又提升了城市品位,形成了“旅游热市”的崭新格局。同时,全民开展见缝插绿行动。目前,岳阳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40.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75平方米。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是岳阳的一块翡翠,也是联合国关注的生态之地。2007年12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在此举办了湿地保护主流化国际会议。近几年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实施联合国援助的GEF项目和我国“湿地保护工程”项目,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渐恢复。

  目前,洞庭湖已记录到的鸟类有32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7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39种。近几年冬季,“空中仙女”天鹅不远万里来到洞庭湖越过冬季,数量一年比一年增多;水中“熊猫”江豚也重现江湖,这些被渔民称为“河神”的宝贝给洞庭湖带来了吉祥。在2009’中国洞庭湖国际观鸟节上,湖南师大邓学健教授告诉我:“这些年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以前的猎鸟、捕鸟转变成护鸟了;看鸟的心理也上升到了对鸟的欣赏、环境保护和美学追求的高层次。”英国湿地与水禽研究中心专家Richard hearh先生很惊喜:“中国观鸟队伍多,成长得快!”

  2010年12月,岳阳“创模”胜利通过省环保厅检查。

  市委常委、副市长韩建国一直期许:“通过环保创模,实现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社会稳定‘三赢’目标。”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正带来经济大繁荣,使岳阳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环保的协调与持续发展。一批又一批实业家纷至沓来,岳阳赢得了新一轮发展机遇。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39.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财政总收入139.6亿元,增长25.9%,城市环境保护总投资达29.32亿元,环保投资指数达1.905%。岳阳还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和“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国生态城市”等殊荣。市环保局也荣膺“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环境监察先进单位”、“全国环境监测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标兵单位”。

  目标既定,矢志不移。在岳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正在奋力打造“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这张新颖、闪亮的名片。一幅独具特色的秀美、壮丽生态画卷,正在千古名城徐徐展开……

文章转自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